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情人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 篇1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情人》
当你老了,皮肉在与地心引力的对抗中败下阵来,岁月撕碎了你曾经娇美的面庞,那些爱你青春欢畅时辰的人不再围转在你身边,那么,唯有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而这爱,不会随时间的消失而消逝。
时光总是来去匆匆,在沙漏的流泻中,在行往目的地的路途中,在冬日的枯桠的缝隙中,不缓不急的穿过。诚然,他是如此的从容不迫,从容不迫到我们都忘记了他的存在,于是忽然地翻开日历,发现圣诞即将来临。一年两年,就是这样匆匆过去。前些日子看朋友的相册,一页页地翻,从17到20岁,一岁不落,看到那些曾经稚气未褪的面庞,在一两年之后,已有了变化,成熟稳重渐渐匿于举手投足之中。我蓦地感到有些恐怖。岁月在脸上刻下一道一道衰老的痕迹,像一个冷面的杀手,无声无息地将我们引向死亡。
杜拉斯仿佛并不具备完整叙事的能力。《情人》更像是她一个人的喃喃呓语,文字支离破碎,仅仅作为情感表达的需要,在平静流淌的文字下汹涌的情感猛烈地冲撞。那个白人少女受到的无可释放的家庭压抑,中国男人本性的怯懦,都从对方那里获得了弥补。白人少女,从头到尾都不曾说出那个中国男人的名字,而电话那头的那个人却告诉她“他会爱她爱到他死。”不得不爱,不能不爱,白人少女的出现之于中国男人,恰似枯冷无光的冬日里的盛夏,将他身体内所有冬眠着的情感释放出来,爱已经深入骨髓,随血液在身体内滚动,生命不死,爱情不死,即便身边是珠翠满头金玉满身的温顺妻子,那个身影却一直一直横陈在他的眼前。一两年的相处时光已把从此以后的人生格调一一描绘下,故此,中国男人的爱是不死的。
这是一个老人在耄耋之年的回忆。那些被酒精,任性的生活充斥着的年少,在一个温暖的午后,被零零碎碎地从回忆里捡拾出来,锋利的.,如刀般。
生命势必屈服于时间。而唯有那些真切的情感会一直存在。
我们企求且期待着白首不相离,就算朝如青丝暮成雪,也可坦然。
岁月忽已晚,仿佛能够看到那汉唐的琵琶女在浔阳江畔续续弹着那些少年的情事,那鬓白的露丝说起曾经的那么一场动人心魄义无反顾的泰坦尼克号的爱恋,那命途多舛的班婕纾垂泪低吟着物是人非,王国维感慨着最是留不住的红颜辞镜花辞……
青春能几何?青春能几何?
或许因为如此,张爱玲才恐慌的宣言“八岁要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把所有所有,想吃的,想穿的,想用的,吃尽,穿尽,用尽,如果注定要老去,那么也要漂亮从容地老去。
因为岁月,总是在不经意间流失,而唯有迟钝的人们,在失去青春之后才叹道“岁月忽已晚”。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 篇2
接连读了几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刚被推荐看《情人》时候,内心是拒绝的。想继续进入东野描绘的推理世界,简单的笔触藏着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感悟。东野圭吾用轻描淡写的文字叙述着的前因后果,期间还穿插着一些些生活哲学,给人的感觉真的很棒,不知不觉就沦陷了。
而渡边淳一的《情人》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文风,阅读前往往有个习惯,在看书介的时候心中就在给这本书定了一个基调,不外是男女间的那些事儿,没什么新意。
可是慢慢看下去才读出其中的别样韵味,特别是其中情景对话和心里描写部分,真实而又细腻,相互间的`情感交织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让人不自觉的带入其中,如若那个人是我,我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渡边淳一笔下的女主人公修子不单单存在于书中,其实她只是现今社会其中一类女性的缩影。28岁-35岁的单身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活跃在职场上,远离家人,独自生活,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同龄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单身的人想赶紧结婚来摆脱单身生活的孤独寂寞,可是结了婚的人却在抱怨着家庭生活的种种不如意。
随着故事的发展,修子的心路历程完完全全的铺展开来,拥有体贴用心的情人时的愉悦,被异性求爱和关注时的自得,看着朋友结婚甜蜜幸福时的心酸羡慕,被情人的妻子发现自己存在时的惶恐不安,以及在选择婚姻还是自由时的纠结......仿佛身临其境!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其实都围绕着情感二字展开,由此延伸的一个个故事不尽相同,但是每次碰撞都是人性的抉择,都是在和自己对话,不断的认清自己的内心,剔除各种各样繁杂的信息后,发现真实的自己。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令人费解的书,断断续续的情节后隐藏着杜拉斯真实的情感,时不时你会从书中的某一处看到真实的15岁白人少女时的杜拉斯,更多的是她写这本书或者说是回忆时的内心独白。
15岁时,她白净的脸孔,舒展的腰肢,白白的连衣裙,男士的帽子,还有廉价的珠宝,在码头深深地印烙着,直到那个从黑色小轿车上下来的中国男人才唤醒了十几年来一直尘封的情感。这也注定了她这潦倒的一生。
15岁的她还有着青春的面孔,即使经历过母亲的轻视,大哥的无赖,和小哥哥的懦弱,还能义无反顾地去爱那个男人,她并不清楚这到底算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但是,到了最后,时间依旧抚不平温柔的伤口,她也就明白,这种感情居然这么深,这么伤。
这本书是一个尘封的'世纪,一个一个破碎的句子还原着一段面目沧桑的爱恋,不连贯,不间断,徘徊在西贡河上的忧伤,终究成了这个故事的道别,最后她的哭泣像是一首华尔兹的谢礼,华丽而又孤寂。
在很多很多年以后,记忆都已经淡化,断断续续的画面却永远停留在记忆里。
“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特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过去更美。相比你年轻的容貌,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本以为忘记的时候,不小心触碰,又发现,原来一切都这么清楚。或许当他已经淡然的说出,“哦,这只是过去”时,那个面容备受摧残的老人还穿着飘飘白裙在西贡河边的码头上守望而哭泣。
有些回忆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慢慢忘记,它会变成一个又一个支离破碎的片段,织补一段温柔的伤痕。
或许她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遗忘对方,然后一切归于平静。却在很久很久以后,发现掩埋在心底的痕迹渐渐发臭,因为忘不了被刺破时的温柔。
命运是本难解的书,最后的分离,华丽而孤寂。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 篇4
《情人》其畅销之剧足可与《飘》相媲美。一个饱经风霜的女人在白发暮年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居然有力量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动人心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少有的奇迹。她在作品里所表现的那种伤痛,那种无助,那种绝望,那种爱到尽头的孤独,使人流涕,使人痴迷。那是一种无法理解但可提察的苍茫恒源的美丽,也是最能震撼读者心灵的核心所在。
一九八零年夏天,杜拉斯六十六岁的时候,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走进了她的人生,与她共同编织了她一生中最神奇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看完了这部小说我泪流满面,我被他们那种超俗的爱恋所感动。现在社会情人是一个贬义词,是说有家庭人的情人。而杜拉斯和她的情人都是无婚姻关系的单身男女,其实他们是一种事实婚姻吧。在我心里他们是真正的夫妻。一对男女可以超越年龄的约束和世俗的压力而生活到一方老死真让我感到情爱的伟大与神圣。现在的男人追求的是青春与美貌,寻找的是肉体的刺激与享受。杜拉斯的情人—扬·安德烈他所追求的是情、是杜拉斯灵魂的美、是杜拉斯的奇异的思想和超人的才华、是杜拉斯人格的魅力!
现在的女人追求的是男人的钱财、男人的权势利益,追求的是物质上的享受。谁还会再为爱情去树立丰碑,坚守一块心中的乐园?男男女女活的好现实,非常现实的活着,平淡了就出去风风火火的'玩一玩;家庭是家庭,恋爱是恋爱,分的清清楚楚,又有几人能把爱情进行到老,恪守到死?唯一与忠贞只是嘴边的一个遥远的童话。
在我眼里,情人—杨·安德烈是一位真正的懂得爱的男人,杜拉斯一个快七十岁的女人即使再会保养再显得年轻也不会有少女柔嫩的肌肤和充满激情有活力的身体了。他爱的是她的才华他们在一起的动力是两颗心的交融,心灵的吸引。现代人又有谁还会为品行的高贵,灵魂的纯洁而感动呢?
亲爱的朋友,我为他们高歌!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在天堂一样的幸福快乐,做神仙伴侣逍遥自在,享受爱的甜情蜜意。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 篇5
记忆中不是第一次看这本小说,以前潦草的看过一遍,但不够静心。私以为这本书要有一定的阅读品味才能认真的看完,我尽量克制自己不刷网文了,因为网文刷多了的确会影响阅读品味。这本书以后应该还会再看。
很喜欢这本书叙事的时间线和结构、时空打乱,回忆、插叙、倒叙混在一起,维系它们的是爱情,而爱情是用电影一样的语言,镜头般的画面感来表现。写《情人》的时候杜拉斯已经70岁了,都说她生活中的情人与她演绎的.爱情故事比她的小说更传奇、更有戏剧性。而那个时候,她文笔纯熟,想要如何表达任她信手拈来。
很喜欢情人这个词,像是融在黄昏时分,懒洋洋的光线里的一种若隐若现的罗曼蒂克,宝贝,你越是抓不住呀,它越是挠人心尖儿。杜拉斯不愧是写电影剧本的,我在想,她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在构造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在想象中用电影该如何表现每一帧画面了吧。
情人,这两个字轻声读来,是绵长的缠绵。其实不同年纪的女人,都有其独特的味道。而十几岁的少女,带有青春时独有的青草香味,她们是清晨里玫瑰花上剔透的露,是山谷里悬崖上等待开放的桃花,她们不需要做太多,只是不经意的一颦一笑,对一些人来说便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毒药。
“我已经老了。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个经典的开头我读过无数遍。有时看她的文,料想,我要是男人,我也会无可救药般爱上她。毁灭又如何,如果有人,让你愿意爱她,爱得咬牙切齿,融进每一寸彼此触摸过的肌肤,每一声耳旁轻语过的叹息,每一缕夜晚倾诉过的灵魂,幸与不幸又如何,自此老去又如何,不痛快不罢休。
有些小姑娘呀,像枚小妖精。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 篇6
很多书以前都碰过,只是没兴趣翻开,昨天才发现这是王小波竭力推荐的小说,于是才耐心地读了一遍,这篇小说很短,所以根本无需跳着读,第一遍读并未发翻译文字有多高明。
或许各人对文体的嗜好不一样,但内容确实是惊到我了,整篇文字都是抑郁凌厉的,这是女主整个家庭的底色,她的大哥哥性格描写尤其让人觉得真实恐怖,我承认世界确实是有这样一类人存在的,他们自带阴森森的.邪气,到那里就弥漫到那里,如果你抵抗力差,他就会伸出无数的触角,侵犯你,让你变得一样的懦弱疯狂竭斯底里。如果是你的亲人,你的生活或许就再也不能平静。其实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这样劣根性存在,只不过大多数人隐藏得很好。
这篇文章和《呼啸山庄》《马佐夫兄弟》的风格类似,人物的性格用现在话说是双相情感障碍,躁郁和抑郁并存,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控制力,表现出的都是极端的行为。或许上帝是公平的,很多天才都是这样的人,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
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 篇7
此刻我读完了这本早已加入阅读计划的《情人》,还有4个小时就要进入考场,我坐在图书馆,却迫切又固执的想说些什么。“我在18岁就变老了”。我试图去浪漫地解读这句话,
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
我在18岁前遇见了一个人,遇见他的日子我过完了我的一生。他走了,我也老了。
两个人就像大海里的两个溺水者,没有浮木,只有互为浮木。因为孤独,因为相似所以致命的吸引着,可是谁都没有办法救赎谁。无力又麻木,只有两个人的相处,试图逃离出这无垠的`大海。
最后的告别,是我乘船而走,我不知道风浪何时来临,就像我不知道何时会想起你,忘掉你。我们在海上告别,从此不闻过往。
当我再见到你,我还依然爱你,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
推荐阅读:
何谓文化读后感(必备七篇)
最危险的男人们读后感(精品七篇)
简爱读后感英文(集锦七篇)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00字(汇总七篇)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汇总七篇)
亲爱的安德鲁读后感(合集七篇)
-
更多精彩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渡边淳一情人读后感